共享經濟的發展促進了服務型社會轉變的趨勢,使用戶獲得了“可感知的價值”。木馬通過對分眾市場、利益相關者需求的洞察,運用服務設計理念為MOSUN打造共享雨傘,現已成功地在大范圍內入駐上海地鐵,為人們的生活提供了便攜,極大改善了出行體驗。
01 背景與挑戰
在對可持續發展的關注與技術的雙重驅動下,過去幾年內,共享經濟在世界范圍內呈指數式增長。國家信息中心發布《中國共享經濟發展報告(2021)》,2020 年,突發疫情沖擊下,以共享經濟為代表的新業態新模式表現出巨大的韌性和發展潛力。在由產品生產型社會向服務型社會的轉變進程中,以共同消費和共享經濟為代表的后物質主義價值觀在新一代年輕人中蔓延。
由木馬設計為 MOSUN(摩傘互聯)打造的共享雨傘,首批率先在地鐵二號線沿線的各站點投入使用。不同于其他共享雨傘的“游擊戰”模式,“摩傘”是第一家成功入駐上海地鐵的共享雨傘運營商。如何挖掘并滿足消費者對于出行產品設計的真實需求成為新時代下共享經濟的新挑戰。
摩傘互聯
02 梳理項目目標
在共享經濟的時代背景下,產品共享服務系統設計不僅要以消費者為中心,而且要挖掘消費者內心對于出行產品設計的真實需求,使得產品設計及其系統更能符合追求便捷的設計理念,更加滿足服務型設計研究的實質要求。通過觸點分析、關鍵人物地圖分析、用戶旅程分析直觀展現并滿足用戶的真實需求,提供完善的服務設計,優化品牌服務形象。
03 開展研究
基于服務設計理念的共享雨傘服務系統目標用戶調研,一方面需要重點研究目標用戶的使用習慣,另一方面要深層次地研究目標用戶的心理變化。設計團隊采用多種用戶研究方法,搭建用戶角色模型,根據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對用戶需求進行了確認,為后續設計進行鋪墊。
摩傘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
共享雨傘系統的關鍵人物地圖根據系統內和系統外進行分類,內外有聯系。系統內的人 物角色通過一定的流程和交互行為,共同構建系統內的關鍵人物地圖,進而發現主要用戶的需求及存在的相關問題。系統外的人物行為也密切影響系統內部人員的行為包括使用體驗。通過共享雨傘系統中的關鍵人物地圖研究,確定其主要目標用戶為上班族,針對上班族的需求、接觸點等進行進一步的研究分析。
摩傘關鍵人物地圖
在研究服務觸點之前,首先要確定共享雨傘的服務流程。通過對共享雨傘系統中各流程和觸點的分析及總結,結合服務設計的主要設計原則對涉及到的觸點進行系統性設計,并將共享雨傘系統通過服務藍圖呈現出來。
摩傘服務藍圖
設計團隊對固定樁放置位置、雨傘借還技術實現方式、雨傘固定方式、交互方式、造型材質及色彩等方面進行全方位研究。
摩傘方案手繪圖
04 基于研究,形成洞見
對于上班族來說,除了繁忙的上下班之外,還要隨身攜帶雨傘、遮陽傘以備雨淋日曬。對于他們來說,是希望能夠攜帶最少的東西輕松面對地鐵站的巨大人流,具體情況如下:
(1)不用擔心因為忘記帶傘而遭受日曬雨淋;
(2)在有需要時能省時快速定位借到雨傘,且方便歸還;
(3)雨傘能夠起到遮陽的作用,且質量可靠;
(4)借助手機APP進行掃碼借還雨傘,同時希望租金、押金較合理;
(5)避免雨傘忘記歸還或者無處歸還而造成持續收費現象的出現;
(6)能夠快速借到功能正常的雨傘,不希望找到的都是毀壞的;
(7)還傘提醒;
(8)可提前預約預定;
(9)收費合理且有優惠活動獎勵。
摩傘平臺總流程說明
05 形成設計策略
首先根據服務系統的流程和觸點分析,結合共享雨傘服務藍圖制定共享雨傘服務系統設計的策略定位;進而根據用戶的具體需求,制定出如下三個創新策略:服務觸點與時間匹配 策略、服務內容的及時化策略、服務流程的便利化和規范化策略,以提高整個服務體驗。
06 設計執行與驗證
摩傘共享雨傘裝置屬于固定樁放置方式,前期推廣主要放置在人流密度較大的地鐵站內 可監控區域;雨傘的借還均在智能手機端進行。智慧雨傘終端的基本框架的要求為斜插式,儲存落地長柄傘,方便固定和通過吸水裝置烘干,雨傘插入設備內部中部固定。每把平臺傘對傘柄進行創新設計,內部安裝 RFID 芯片,有相對應的 RFID 標簽,平臺傘進行統一編號管理,與 RFID標簽匹配。每把傘與傘架以電子鎖的形式控制開關進行取還,電子鎖內部含有閱讀器模塊,在取還過程中,傘與電子鎖進行識別匹配。
每臺摩傘傘樁可容納 48 把雨傘,每一把傘配備有固定的傘扣,并且有專門的工作人定期巡檢,每天補充和更換損壞的雨傘,為人們租借傘提供了保障。每一臺“摩傘”的借還傘時間都控制在幾秒之內。
摩傘產品示意圖
在摩傘外形的設計方面,采用了綠、白兩種顏色搭配,整體造型簡潔明了,突出品牌形象。從側面觀看,利用了幾何切割的手法,將原本的方面打破,造型具有鮮明的識別性。下端為雨傘儲存區,上端為廣告屏。整體采用曲線線條過渡,防止在公共區域使用給用戶造成傷害,同時給用戶在上下班時勞累的心理以柔軟、有活力的感覺,減少沖擊感。
摩傘裝置
每臺機器的屏幕解說下方,會有一個使用流程的簡介,借傘的用戶先要下載“傘”APP,進行身份信息的實名注冊,并支付 39 元押金,把手機自動生成的租借二維碼放到掃描口照一下,待鎖扣指示燈亮,解鎖一把雨傘,就順利完成取傘過程。
摩傘設計
07 形成結論
共享經濟的發展促進了服務型社會轉變的趨勢,使用戶獲得了“可感知的價值”。木馬通過對分眾市場、利益相關者需求的洞察,運用服務設計理念為MOSUN打造共享雨傘,現已成功地在大范圍內入駐上海地鐵,為人們的生活提供了便攜,極大改善了出行體驗。
木馬設計團隊以解決社會問題為導向,在不同的規模尺度下,洞察具體問題在“社會過程”中的系統運作,找到并時刻關注影響其變化的杠桿點——具體落在信息傳達、產品、空間、系統和服務之上,運用參與性和共同設計的協作技術,將各種資源創造性地重組到一起,形成新的共享雨傘系統,并用美學加敘事的設計語言進行傳播,從而務實地達到社會改良或革新的目的。